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科学地看待农药残留——守护餐桌安全,科学理性为先

发布时间:2025-04-23

【字号:

分享:

亲爱的朋友们:

    您是否曾在选购果蔬时担心过农药残留?是否对农产品安全问题心存疑虑?让我们为您揭开农药残留的真相,用科学态度破除谣言,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一、农药残留≠洪水猛兽:为何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

    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如同人类生病需要用药,农作物也会遭受病虫害侵袭。数据显示,若完全停用农药,全球粮食产量将锐减70%,而合理使用农药可挽回40%的损失。在我国耕地资源紧张、人口众多的国情下,科学使用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必要选择。


    二、科学认知:破除“谈药色变”的三大误区

    1.误区一:“检出农残=有害健康”农药残留≠毒药!自然界中阳光、微生物等会逐渐分解农药,真正威胁健康的是“超标残留”。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3-2021》明确规定了500余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只要符合标准,农产品就是安全的。

    2.误区二:“零残留才是安全”农药残留无法完全避免,但可通过规范管理将风险降至最低。我国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已达98%,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驱虫)的推广更让“零风险”愿景不再遥远。

    3.误区三:“进口农产品更安全”无论国产还是进口农产品,均需符合各国农药残留标准。我国对进口农产品同样实施严格检测,消费者无需盲目迷信“舶来品”。


   三、严管护航:您的餐桌安全有这些保障!

    1.标准先行我国采用国际通行方法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定期更新风险评估体系,确保标准科学严谨。

    2.全程监管从田间到餐桌,农业农村部门每年开展专项抽检,2024年主要农产品合格率达历史新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成为一部“长牙齿”的法律,精准治理和监管执法让违规使用农药无处遁形。

    3.科技赋能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发展绿色防控技术,无人机植保、智能监测等技术让用药更精准、残留更低。


   四、理性消费:守护安全的你我力量

    1.选购小贴士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农产品,关注标签上的产地、检测信息;清洗时流水冲洗30秒以上,可去除大部分残留。

    2.拒绝谣言

    勿轻信“纯天然无农残”噱头,科学看待检测数据,支持农业规范化发展。

    3.共建共治

    如发现违规使用农药行为,可通过12316热线或政务平台举报,让我们携手守护餐桌安全!


 市农业农村局提醒您:农药残留管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生产者、监管者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科学认知、理性消费,让我们用信任代替焦虑,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