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营口市草地贪夜蛾紧急防控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1-02-25

【字号:

分享:

为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根据辽宁省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防控指挥部《关于印发2020年辽宁省草地贪夜蛾紧急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辽农防指办[2020]1号)要求,按照全面监测、全力扑杀、分区施策、联防联控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农业农村部春季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胡春华副总理在东北四省春耕生产座谈会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全面落实草地贪夜蛾防控措施,突出重点,分区施策,强化属地监管责任,按照“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的要求,通过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阻击带”建设,加密田间监测设备,加强田间系统调查,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指导全市各县乡开展科学防治,一旦出现高密度大范围虫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实施应急防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力遏制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赢得粮食和农业丰收主动权。

(二) 监测与防控目标

全面准确开展监测预警,及时有效防控处置,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扑杀,打早打小,严防草地贪夜蛾迁入危害,守好“辽东湾沿海监测阻击带”主阵地。全市增设大型自动监测设备46台(套),增加性诱捕器1万套。6~9月份全面监测虫情发生动态,诱杀迁入成虫,主攻低龄幼虫防治,将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防控对策措施

(一)实施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阻击带建设项目

我市处于辽宁省草地贪夜蛾“两带三区”布防防线中“辽东湾沿海监测阻击带”的中段重要地区,在此次全省草地贪夜蛾防控阻击工作中担负重要任务和责任。主要任务是监测从山东境内经渤海、黄海上空入侵的草地贪夜蛾迁入虫源,力争早发现、早预警,并采取应急防控等强力防控措施,控制入侵草地贪夜蛾为害,减轻虫源向辽宁内陆地区扩散压力。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阻击带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加密监测网点,增设高空测报灯、高空杀虫灯、太阳能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性诱监测仪、性诱捕器等设施设备,监测迁飞动态,诱杀成虫,阻击迁入虫源,减少危害。

(二)强化预警,建立监测网络体系

1.合理加密设置监测网点。按照草地贪夜蛾迁飞规律和危害特点,增设田间监测点,织密监测网络。大石桥和盖州两市增设监测设备,每个市至少有高空测报灯3台、高空杀虫灯10台、自动虫情测报灯5台、自动性诱监测设备5台、性诱捕器5000套。鲅鱼圈和老边两个区也要根据实际需要相应增加监测设备。设备分布要根据地势地貌按棋盘式或条带式布设高空测报灯(杀虫灯),1台高空测报灯设置为1个田间监测点,间隔5公里;1台自动虫情测报灯和1台自动性诱监测设备为一个田间监测点,间隔2公里以上;10套性诱捕器合计为一个田间监测点,性诱捕器间间隔20-30米。

2.严格执行虫情调查和病虫信息上报制度。一是严格开展虫情调查。以玉米为重点,组织市县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在草地贪夜蛾发生期,定点定人定田,每3天开展一次田间系统调查,重点调查成虫高峰期及峰值、产卵数量、幼虫密度、被害株率等。在苗期、大喇叭口期和穗期,组织乡镇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合作社、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及时开展大田普查,力争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田,实现虫情普查全覆盖,系统调查结果每3天汇总一次上报至市级农业农村部门。二是及时报送虫情信息。严格落实虫情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从6月1日至9月30日,以县为单位,在发现虫情后实行每天报告制度,一旦发现草地贪夜蛾疑似虫情,应及时向市农业农村部门报告,一经确认,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和上级农业农村部门报告。三是准确发布预警。根据虫情监测结果,结合气候、作物生长等因素综合分析,及时预报成虫盛发期、产卵盛期、3龄以下幼虫发生盛期及发生程度,提出最佳防治时期和防治区域,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信息覆盖率和到位率,指导科学防控。

3.完善测报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测报队伍建设,配足配齐监测人员,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县级监测站点人员要求的原则,要求每10万亩作物不少于1名测报人员;重点农业乡镇原则上不少于1名测报员,逐步建立村级农民测报员队伍。有条件的地区,鼓励聘请农民植保员、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等方式充实测报队伍,加强植保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提升病虫监测水平。

(三)优化措施,开展科学防控

根据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科学的防控手段,确保防治效果。

1.理化诱控。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集中采取高空诱虫灯、杀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诱剂等理化诱控措施,集中诱杀成虫,减少产卵数量,压低发生基数,减轻危害损失。在盖州和大石桥两市,每市依据地势地貌按棋盘式或条带式布设10台高空杀虫灯,每台间隔5公里。依据监测结果,在成虫迁飞高峰期和夜间活动高峰时段开灯,尽可能降低对中性和有益昆虫的影响。并与民航部门协调,避开航空通道,防止灯光影响飞机起飞降落。

2.生物防治。在草地贪夜蛾发生低密度区,采用白僵菌、绿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制剂早期防治幼虫,充分保护利用夜蛾黑小峰、螟黄赤眼蜂等天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可持续治理。

3.化学防治。在系统监测成虫迁飞动态,全面普查田间虫情基础上,抓住幼虫低龄期,选择高效安全化学药剂科学防治。对集中连片发生区,实施统防统治,对分散发生区实施点杀点治,降低虫口密度, 减轻危害损失。参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推荐用药名单,可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虱螨脲等高效、低毒农药开展应急防治工作。要结合实际指导农民科学选药、轮换用药、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

(四)强化组织,适时按预案启动应急防控

根据草地贪夜蛾暴发危害预警,对粮食生产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区域,要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全力控制危害,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

1.健全应急防控队伍。以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为主体,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补充,组建应急防治队伍,各县(市)区要充分调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经营者参与应急统防统治的积极性,组织建立应急防控队伍。要充分发挥我市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装备的大中型防控设备潜力,尽最大可能将草地贪夜蛾控制在初发阶段。要进一步合理运用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要素资源,鼓励、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规范、科学应用植保无人机、直升机等现代化高效作业手段,替代地面防控作业方式,从而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

2.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市里将建立市场化应急防控农药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药剂和器械等防治物资。大石桥市、盖州市要备实2吨以上应急防控用药,其他各区要备实满足本区域内玉米田使用的应急防控用药。各县(市)区所备应急防控用药,必要时可由市里统一调配使用。同时,指导农药、药械生产经营企业做好生产供应,加大农药市场监督抽查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各地应进一步做好大中型植保机械和植保无人机资源统计工作,建立联系台账,督促开展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一旦发生虫情立即启用设备。

3.适时启动应急预警。根据草地贪夜蛾暴发危害预警情况,在发生面积广、虫口密度高、扩散势头猛、成灾威胁大的区域,要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全力控制危害,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市、县人民政府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营口市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应急预案》(营政办发[2018]29号 )和《2020年营口市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营农办[2020]69号 )等文件的要求,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依据草地贪夜蛾灾情发生情况及时启动的应急响应。市、县政府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划定应急防治范围和面积,调集防治队伍,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测报、统一药剂、统一施药技术、统一防治时间的“五统一”原则,组织开展应急防治行动,迅速控制灾情,遏止其大面积扩散蔓延,严防大面积暴发成灾。

(五)强化培训,做好防控宣传

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应采取各种宣传培训措施,开展科普工作,广泛培训和宣传,让各级政府领导、技术人员、专业化合作组织服务人员和广大农民认识草地贪夜蛾为害的严重性。

1.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技术培训。培训活动以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为重点,结合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科学安全用药等各类培训方式,层层落实,市级培训到县级技术骨干,县级负责培训到村户,尤其是生产种植大户与农药经营人员要培训到位。每个县至少组织1场监测防控专题培训、1场设备使用主题培训。

2.广泛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宣传。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挂图、印发明白纸、制作宣传牌等形式,向农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防控服务组织宣传草地贪夜蛾为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新媒体制作播放草地贪夜蛾防控宣传片,通过大力宣传让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广大农民充分群众认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普及草地贪夜蛾防控知识。计划在6月至8月,全市结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宣传月主题活动,制作宣传牌10块,发放草地贪夜蛾宣传材料1万份以上(详见附件6)。通过宣传培训,同时积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防止因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害虫的突然暴发而引起不良社会舆情。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强化防控责任落实

依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营口市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应急预案》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要求,全市已经成立了由副市长担任指挥长的全市草地贪夜蛾防控指挥部,主要职责是研究部署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任务和重点工作,制定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预案,统一协调指挥全市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工作,全力打好2020年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阻击战。各县(市)区要参照市级成立相应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本地应急防控工作。

(二)增加财政投入,提高监测防控装备水平

市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并积极向省级相关部门争取资金,用于采购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设备药械,加密监测点布置,落实应急防控工作。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大本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配套部分监测防控设备和测报人员工作经费,提升全市监测防控能力。

(三)强化科学安全用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发挥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专家技术指导组和各级植保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在关键时期组织专家到重点区域和技术薄弱地区开展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确保虫情监测预警科学准确,防治用药科学安全,分区防控和应急处置及时到位,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施药安全和用药安全,坚决杜绝发生中毒事故、作业事故和环境污染。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