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散养殖到16亿元全产业链,从“养羊糊口”到“养羊致富”,盖州市将绒山羊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黄金符号”。作为辽宁绒山羊的发源地与核心产区,盖州市通过政策筑基、平台搭建、全链赋能,让“软黄金”成为带动农户增收、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硬支撑”。
在第三十五届辽宁绒山羊优秀种羊竞卖大会暨盖州市第六届绒山羊优质种羊推介大会现场,辽宁绒山羊原种场种羊拍卖交易额突破80万元,养殖户交易总额达70万元,单只种羊最高成交价飙至20万元,刷新了近年来交易纪录。
看到这样的成交价,盖州市新达绒山羊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功绵欣喜万分,“过完年到现在的销量达到一万几千只,原来选择性单一,现在有平台把大家集中起来,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希望这样的推介大会年年办下去,让我们接到更多的订单。”
“育好一只羊、带活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这亮眼成绩的背后,不是偶然,而是盖州把绒山羊产业当作“一号民生工程”深耕的结果。
20多年来,盖州已举办30多次全国性种羊拍卖会,优质种羊被引入全国20个省(区)的150个县(旗),不仅帮助当地养殖户改良种群,更催生出新疆白绒山羊、陕北白绒山羊、宁夏白绒山羊等多个新品种。
“羊毛又称为‘软黄金’,咱们村养殖户每天剪羊毛能剪到七八十只,甚至100多只,村里一共养了10万多只羊,这一块的收入一年也是非常可观。” 盖州市榜式堡镇榜式堡村党支部书记付承升说。
据不完全统计,历届大会共销售绒山羊达1000余只,销售金额近3000万元,有效拉动了榜式堡镇整体产业发展,为当地百姓拓宽了致富渠道。借助辽宁绒山羊原种场平台,发展信息化销售渠道,做大做强辽宁绒山羊育种、养殖、销售、加工全产业链条。
为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红利,盖州市持续夯实产业基础,构建起“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在13个乡镇建成170个标准化养羊小区,培育35个千只羊以上规模养殖场、690个百只羊以上场户,带动8200户农户投身绒山羊养殖产业。截至2024年底,全市绒山羊养殖量达116.05万只,存栏71.11万只,羊绒产量444.62吨,羊业产值突破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