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秋时节的到来,我市粮食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9月12日,全市玉米开始小面积收获,9月22日进入集中收获期,目前已临近收尾阶段;水稻从9月16日开始小面积收获,预计于10月18日前进入集中收获期。我市各地加强科学指导,全力做好秋粮收获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一、基本情况
截至10月13日,全市秋粮收获面积79.71万亩,完成比例为56.99%。其中,玉米收获面积62.81万亩,完成比例为87.19%;水稻收获面积10.83万亩,完成比例为17.67%。大豆收获面积为3.77万亩,完成比例为88.92%;杂粮、杂豆及薯类收获面积2.3万亩,完成比例达到100%,预计于10月底全部收获结束。
二、主要措施
(一)加大工作调度力度,开展秋收指导服务。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调度秋收工作,建立秋收工作日报送制度,为统筹组织秋收工作提供依据。市局成立工作组,派出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秋收指导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确保圆满完成秋粮收获工作,保障粮食颗粒归仓,及时收获到家。
(二)强化沟通协作,提供秋收“后勤保障”。强化与气象、发改、交通运输等部门沟通协作,发布秋收期间气象农事信息,引导农民科学开展秋收,督促指导农户根据天气动态合理安排秋收进度;协同做好农机转运,确保转运通畅,为农机安全跨区作业提供保障;帮助协调利用村部广场、废弃学校进行晾晒,解决晾晒场地短缺问题。
(三)统筹协调调配农机具,投入秋收生产。本着“早安排、早落实、早行动”的原则,提前对收获农机进行了秋收备战前的安全检修,组织农机人员进行培训。秋收开始后,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作用,总计投入各类农机具4200余台(套),精心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最大限度利用机械效能,抢收抢运。
(四)推进机收减损工作,力争“颗粒归仓”。多次召开保护性耕作现场展示观摩会,现场机收减损技术培训等对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手进行培训。同时,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的通知》,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好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工作。
(五)开展检查指导,保障秋收安全生产。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行动,开展涉农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派出工作组到各地全面开展涉农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特别是加大对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销售网点、农机生产企业等重点场所集中开展安全检查力度,消除事故隐患,严防农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秋收生产安全。截至目前,全市无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下一步,一是继续派出秋收工作指导组下沉一线,指导县区利用晴好天气,高效有序推进秋收作业。二是与气象、发改等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发布雨情、霜期等气象信息,科学细致做好收割、晾晒、烘干、仓储等工作,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三是加强农机具调度,合理安排跨区作业,重点加强谷物收割机、烘干机等机具调度,及时发放跨区作业证,指导做好机收减损。四是加大秋收季农机执法力度,联合相关部门重点针对农机非法载人、无证驾驶、酒驾等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确保秋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