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万福镇:“订单式”种植让村民不愁销路

来源:营口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10

【字号:

分享: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分散、零碎,无疑成为制约农业规模发展的瓶颈。但盖州市万福镇避短扬长,因地制宜发展蔬菜制种产业,使其成为引领山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万福镇抢抓农时,积极推广“订单式”种植模式,为春耕生产按下“快进键”,助力蔬菜制种生产跑出“加速度”。

冬去春来,沉寂数月的盖州市万福镇兴隆屯村蔬菜制种基地渐渐恢复往日生机,热闹起来。4月1日一大早,村民付强前往源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挑选西红柿秧苗,一排排育苗盘被整齐摆放在棚内,嫩绿的西红柿秧苗在盘中茁壮成长。

付强家共有9亩土地,得益于镇里推广的“订单式”种植模式,付强无需为选苗、销售发愁。合作社不仅为其提供了优质的种苗和全套的种植技术,还给出了保底收购价。付强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去年自己依靠这种模式,除去成本,平均一亩地能获得1.5万元净收入。

据盖州市源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舒遵涛介绍,合作社主要从事番茄、黄瓜、辣椒、南瓜等蔬菜种子繁育工作,这些种子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还远销日本等国家。除了种子繁育业务外,合作社还通过发展种子产业带动了当地4000余名劳动力就业。

高收入、稳拿钱,万福镇缘何这么幸运?记者在镇上仔细了解才发现,蔬菜制种之所以落地万福镇,皆因这里独特的气候、丰富的水源和原生态的植物生长环境。近年来,万福镇瞄准高端路线,发展精品农业,通过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来弥补耕地少的短板。通过土地流转,全域推广园区化种植、订单式生产的模式,菜农收入直线攀升。

万福镇蔬菜制种面积2000亩,约占全镇耕地面积的5%,却带动起整个万福镇的闲置劳动力“半年忙”。从“输血”到“造血”,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一纸订单让万福镇的蔬菜制种产业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制种产业正带动越来越多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