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是餐桌上的美味,但你见过鲜活海蜇吗?目前正是海蜇捕捞期,记者走进营口这个中国海蜇之乡,带您一起参观海蜇上岸这一时刻。
刚上岸的海蜇,都是活的哦!工作人员麻利地运输,分割,并进行部分现场加工。隔着屏幕,都是丰收的味道。
来说说营口。营口,毗邻渤海海域环抱成湾,日照温和、饵料丰富、水温适宜,特别适合绵蜇和沙蜇生长,是我国海蜇的主要产区。营口海蜇不仅产量可观,而且以肉质饱满、营养丰富、品质上乘闻名海内外。加工和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蜇之乡”。
营口市海岸线长122公里,南起浮渡河口,北止大辽河口,管辖海域面积1542平方公里。
这里,年繁育海蜇苗4亿头,海蜇养殖面积已达到5万亩,养殖产量年均8000吨(绵蜇),海蜇捕捞量17万吨(绵蜇1万吨、沙蜇16万吨)。
新鲜上岸的海蜇需要加工,营口海蜇加工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全市现有海蜇加工企业、各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约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0余家,海蜇年加工产量(成品)23.6万吨、其中本地原料加工成品4.3万吨、外地原料加工成品17.3万吨,进口海蜇加工成品2万吨,海蜇加工总产值约30亿元,加工产量稳居辽宁全省首位。
营口海蜇早已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出口量约1.2万吨(成品),占辽宁加工海蜇出口总量的80%左右。
营口市约有5万多人从事海蜇收购加工经销贸易,营口地区经营的海蜇贸易量约占全国海蜇贸易总量的80%以上。全国海蜇加工出口所需半成品原料70%出自营口,国内海蜇加工企业80%以上由营口籍人士开办。
营口海蜇已形成品牌。目前全市海蜇加工企业拥有自主品牌20余个,多家企业获得辽宁省市两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称号。
2014年,“营口海蜇”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4年,“营口海蜇”被评为“辽宁省十大渔业品牌”。2015年,“营口海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16年,鲅鱼圈被评为首个国家级出口海蜇质量安全示范区。2019年,营口被评为中国的“海蜇之乡”。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东北地区唯一一个基地“落子”营口,总投资4.5亿元的中顺海蜇交易市场顺利运营,实现营口海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逐步走向精细化、标准化,最终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