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伏季休渔以来,我市紧盯重点海域、重点时段,采取最严厉的管控举措,不断加大巡逻管控力度。截至目前,共抓扣33艘违规作业渔船,对涉渔违法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有力维护渔区秩序、渔业安全生产。
严格处罚,齐抓共管
今年我市发布了《营口市关于严厉打击涉海渔船违法违规行为的通告》,通告综合运用了“刑法”、“渔业法”、“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条款,加大了违法成本,实现了行刑衔接。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公安局、海警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联合发力,深化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克服困难,加强值守
伏休以来,我市疫情形势异常严峻,为统筹疫情防控和伏季休渔管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同志吃住在机关,在严格执行封闭管理的同时,打破常规开展工作,采取针对性和强有力举措,从抓好伏季休渔、渔业安全生产等环节入手,加强涉海渔船渔港管理,尽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影响,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同时,通过北斗平台、全国统一的渔业安全应急值守电话“95166”等方式不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24小时值班值守。截至目前,我市发布禁渔禁航通知6次,天气预报信息21万余条,发布大风警报7万余条。
持续开展涉渔“三无”船舶
我市高度警觉“三无”渔船回流海上问题,要求所有“三无”船舶必须撤离河海水域,统一编号、集中看管、逐一甄别,分类处置,实现动态清零。伏休期间,对所有渔港、码头、自然停泊点实施拉网式排查,确保全覆盖、无遗漏。对回流海上违规作业的涉渔“三无”船舶,抓扣一艘,拆解一艘。截至目前,抓扣涉渔“三无”船舶23艘,已拆解3艘,其余20艘已全部吊离河海水域,集中停放,等待拆解。
完善智能监管平台建设
为充分利用北斗监管平台,实现科技管船,市、县两级渔业执法机构不断完善涉海渔船智能监管平台建设,设专职人员10人,开展岗位培训,建立岗位责任制,24小时在岗值班,每日对北斗开机率情况、抓拍违规报警情况、离线拆卸北斗报警情况进行核实处置,及时传达气象预警等各类信息。市执法队定期对报警情况进行通报,要求对因机器故障造成的报警,纳入“白名单”备案;对抓拍违规报警,擅自拆卸、屏蔽、关闭的,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各县区及时督促船主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换新,并重新纳入平台监管。截至目前,全市对私自拆卸、屏蔽、损毁北斗设备行为立案38起,将按照《通告》严厉处罚。
严厉打击各类渔业违法行为
为切实维护渔区秩序,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营口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涉海渔船违法违规行为的通告》,各县区严格执行通告,伏季休渔以来,市县渔政船分区布点,全覆盖巡航,全市共组织开展四次大规模海上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捕行为,共出动渔政执法船4艘,航行1600余海里;出动执法艇240艘次;出动执法车辆360辆次;出动执法人员750人次。检查港口400余个次,检查船只850艘次。共清理、破坏违规网具4000余块,三层挂网400延长米,清理的违禁网具全部运送到四道沟渔港集中进行销毁。
加强渔港监管,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源头治理。我市严格落实“依港管船”,执行渔船进出港报告,为提高报港签证率,确保渔船“不安全不出海、不安全不生产”,召开相关工作推进会,先后多次在盖州市、鲅鱼圈区开展渔船进出渔港报告督导培训,推广使用“渔港通”APP,发布《关于渔船进出渔港报告的通告》,加强专项督导检查,从源头上把住渔船安全出港关口。
二是狠抓日常监管。伏休期间,全市实行副县级领导包港责任制,沿岸16个渔港码头停泊点,均有县(市)区执法人员驻在监管,要求港内渔船按规定区域停泊,部分渔港设置涉外渔船、“三无”渔船指定停泊区域。各渔港绘制了渔船停泊示意图,方便渔船定位。渔港实行封闭管理,严禁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有条件的渔港封闭入海口。公安边防、渔业执法组成的伏季休渔期巡港队,每日对渔港进行巡查,严禁向渔船提供渔需物资,严查非法收购、冷藏、销售违禁渔获物等各类生产经营行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