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鸡”遇 我市肉鸡产业“串珠成链”(下)
肉鸡产业作为我市农业传统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将优势转化为再出发的动力?当前,我市正通过改变农业发展观,掀起一场农业“串珠成链”深刻变革。
既要企业财务报表好看,更要农民钱袋鼓起来。位于辽河经济开发区的营口鸿谊牧业有限公司可年产30万吨畜禽饲料。去年,该公司向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山东、河北等地企业提供7万多吨饲料,营业收入2.16亿元,带动我市200多户养殖户全部实现盈利。今年,该公司计划投产15万吨,营业收入有望突破6亿元大关。
“我们作为饲料加工企业,一手托着种植户、一手托着养殖户,用种植户玉米加工饲料,赊购给养殖户。对养殖户来说,一方面减少资金压力,一方面使销售更加顺畅。”营口鸿谊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亮说。
农业产业化链条将基地、农民、合作社、企业、市场等各个主体串联起来,实现了农产品、资本等要素的高效运转。
在距离鸿谊牧业10公里半径内,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内的营口大红食品有限公司处于整条肉鸡产业链的最下游。没出正月,我市各县(市)区养殖场鸡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车间,被加工成丸子、鸡排、烤肠等80多种产品。大红食品速冻调理肉制品在全国速冻食品行业排名前五,年产能45000吨速冻食品,营业额超亿元 ,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大型超市及餐饮系统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大树底下好乘凉,借着这些行业龙头的名气和渠道,我市肉鸡养殖悄然完成升级,全产业生态链已基本成型。按照“养殖往外拓展、加工向后延链、促进种养循环、打造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我市全力推进肉鸡产业向饲料加工、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市场销售全链条延伸。在助推肉鸡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我市还始终坚持富民惠民机制,全力构建多元化增收体系,通过发展肉鸡产业,建立带贫益贫机制,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增加收益。
市农业农村局曲久灵介绍说,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区集中,促进了企业集群集聚。实现乡村振兴,用工业化理念谋发展,引导龙头企业拓宽农业深加工产业链,与大市场紧密对接。到目前,全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龙头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2万多农民增收致富。